DoNews3月15日消息(記者 翟繼茹)一個月之前的2月11日凌晨三點,SEEU& QYGAME創始人兼CEO玉紅建立“3點鐘無眠區塊鏈群”,不到24小時,入群人數達到500人上限。李笑來、薛蠻子、蔡文勝、李開復、陳偉星、朱嘯虎、周鴻祎等業界大咖紛紛加入。
如果說“3點鐘無眠區塊鏈”是大佬們焦慮和不安的發泄處,各類模仿“3點鐘無眠區塊鏈”的微信群就是“普通人”尋求安全感的地方。
尋找“區塊鏈” 的暴富機會:普通人的焦慮與幻想
屢屢出現在新聞頭條的“區塊鏈”消息,眾多大佬們或“搖旗吶喊”或劍拔弩張的討論,讓關于“區塊鏈”的話題不止于大佬和從業者,也牽動著普通人的神經。他們更想弄懂什么是區塊鏈、借助它是不是有改變自己現有狀態的機會、如何不做“韭菜”等等問題。
在某軟件公司自動化測試高級工程師張斌看來,只有“韭菜”才格外擔心如何不做“韭菜”。2013年,張斌還在上大學,他的記憶中那時就有同學在挖“比特幣”。
多年之后,張斌很懊悔當時就應該和同學一起挖,那時的上網費和電費與如今虛擬貨幣的價格比起來簡直九牛一毛。
2018年初,他就先后被許多朋友拉近了各種區塊鏈微信群,后知后覺的他常常覺得惶惶不安,生怕再錯過什么。在加入的各類群中,如今只剩下一個以項目推介為主的群,一個身邊朋友自己發起的討論群。作為技術工作者,張斌相信區塊鏈技術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只是時間不會像部分媒體宣傳的很快來到。他坦言,不管是“投資”還是“投機”,他都會繼續關注相關交易和區塊鏈項目創業的機會?!叭说谋拘远加兄鹄囊幻?,這是光明正大的?!睆埍筮€自嘲自己可能就要做“韭菜”了。
河貍家的美容師小麗是從顧客那里聽到“區塊鏈”這一新事物的。在她的認知里,“區塊鏈”就是“比特幣”,“比特幣”像石油會越挖越少,有“比特幣”就能賺錢。小麗的微信中也有兩個區塊鏈微信群,都屬于營銷性質的群,雖然現在群內內容大多已經是廣告了,小麗卻堅持沒有退群。偶爾看看相關消息,不被潮流落下,自己也有地方發點小廣告是她的主要訴求?!岸嗫纯?,弄明白怎么買,說不定也能掙錢呢?!?/p>
想在微信群里搞懂什么是“區塊鏈”
而顯然充滿了經濟學、數學、密碼學等等不同學科知識的“區塊鏈”,無論是ICO還是Token,甚至公有鏈、私有鏈、側鏈、以太坊之類的名詞,對于普通人而言,并不那么容易搞明白。但聽到一些大佬們這么推崇區塊鏈,對于很多人來說,搞不懂的話內心有點兒慌張,擔心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大佬有自己的“3點鐘無眠區塊鏈”微信群,普通人也都希望從不同的角度搞懂區塊鏈,想尋找區塊鏈浪潮下能為自己帶來的機會。
孔麗的職業是公關經理,她所在的互聯網公司雖然和區塊鏈沒有任何的直接關系,自己也沒有炒幣計劃。但是看到區塊鏈將顛覆“古典互聯網”的言論讓她感到困惑和焦慮。
孔麗加入許多區塊鏈微信群的原因很簡單,想清楚什么是區塊鏈,區塊鏈如何替代“古典互聯網”,自己是不是要為轉型做準備。令孔麗失望的是,沒有一個微信群能讓她弄懂這些基本問題。
在她看來這些微信群都像是“傳銷”一樣,“感覺像是在洗腦,發布一個又一個項目,多數都是發幣的。有時候一個項目出來,成員們就會歡呼。群里討論最多的是各種加密虛擬貨幣的漲跌情況,好像進了炒股群?!?/p>
退了許多群后,孔麗現在也只剩下一個區塊鏈新聞分享群和關注了幾家區塊鏈媒體公眾號。她仍迫切的希望知道區塊鏈的真正邏輯,但不希望成為被“洗腦者”。
像孔麗這樣想搞懂什么是區塊鏈的普通人并不少。
第180個“3點鐘區塊鏈學習群”:已經淪為廣告群
在“3點鐘無眠區塊鏈群”的引領作用下,紛紛建立起來的各類區塊鏈消息群、分享群、培訓群。無論哪一種類型的群,一個主群都會分裂成若干個小項群,如記者加入的“3點鐘區塊鏈學習群”已經標記到第180個分群。
目前的區塊鏈微信群,大致分為兩類:營銷群和項目群。
營銷群內以區塊鏈、加密虛擬貨幣、大佬觀點分享為噱頭較多,實則是在為某一個或多個公眾號導流。加入這類微信群的人群來自不同行業,對區塊鏈認識模糊,對加密虛擬貨幣有極大的好奇心。
另一類微信群是多由專業人士或區塊鏈創業者發起的項目群,以發布區塊鏈項目信息和需求對接為主,加入此類群的人群職業多與科技、互聯網相關,對區塊鏈有一定認識,未來有可能是小項目的投資人、挖礦者和區塊鏈從業者。
“3點鐘區塊鏈學習群”的營銷性質更強,以“分享三點鐘無眠區塊鏈的四次撕逼,大佬如何看待區塊鏈,區塊鏈如何賺錢”為宣傳噱頭,以朋友圈分享截圖才能入群為途徑迅速擴大人數。而當入群之后則需要關注一個公眾號才可以獲得課程連接。從該公眾號單元設置看,內容主要以“雞湯”和各類培訓為主。
此群所推的3點鐘區塊鏈學習課程目錄為下圖所示,其中最后一條最博關注,主講人給出的答案是“挖礦,做區塊鏈的媒體,區塊鏈教育、自己做項目?!?/p>
目前,原來100多的微信群只剩下58人,已經淪為廣告群。
在名為“區塊鏈先鋒第27群”的項目微信群中,主推的項目是加大拿區塊鏈創業公司的發鏈項目,創始人會不時更新產品進度,還會提出類諸如“尋找大規模礦機”等需求幫助,群內成員也會就加密貨幣漲跌做自己的判斷預測。
奇怪的是在各種類型的區塊鏈微信群中,似乎很少聽到有關區塊鏈技術與落地的討論。
區塊鏈熱潮下迷茫的普通人
區塊鏈的革命性被認為是讓人和人之間搭建起共識,基于區塊鏈的“真實性、不可篡改性”做到去中心化。
湖畔大學教育長曾鳴認為, “目前對于區塊鏈的熱情,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對于以上可能性(真實、不可篡改、建立共識)的想象和期待。大部分的討論沒有意識到往前走的挑戰有多大,真正的困難會在哪,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是什么?!?/p>
在沒有人明確知道區塊鏈在什么時候會改變社會的發展,但大家的腳步都沒有停下。各類區塊鏈公眾號、垂直媒體紛紛上線,甚至有的區塊鏈媒體已經給記者開出6萬一月的高價薪資。
互聯網浪潮、移動互聯網浪潮、人工智能浪潮,一個接一個的浪潮,稍微趕不上,便和同齡人拉開巨大的差距。誰也不愿意落在“浪潮”尾巴上了 ,無論是大佬,還是普通人。大家各自尋找著各自的辦法,焦慮與不安一刻不停地驅趕著人們。
內容來自:Donews